HOME > STREET FASHION

一个不希望你错过的品牌,Polar

Polar,词典中这样解释,两极的、正好相反的;有磁性的。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上天注定,这个名字完美的贴合这个与所有大公司对着干的品牌形象,往两极发展,与目前滑板主流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像磁石般对滑手充满吸引力;最后极地的冰雪意象也隐射出其植根于的瑞典的local归属感。

 

Polar的logo非常“瑞典”,实用而充满美感,简单又变化多端。

5081mfgr

 

Pontus Alv 大约在2011年左右正式成立Polar,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瑞典马尔默坚持了自己的DIY哲学超过10年,带动本地滑板图景发展,将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北欧小城发展成如今不能忽视的滑板重镇。Alv眼中的滑板文化很大程度基根于自己的local文化,这种觉察贯穿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早期的Alv 虽然远在美国发展,但他认为在大洋彼岸自己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更加深了他对欧洲对瑞典的归属感。不管是作为滑手加入Cliché联合国部队,还是将品牌总部设在家乡马尔默等行为,都体现出他对滑板真实性的追寻和对local身份的执着。

在被问到Polar创立的原因,Alv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本地滑板文化的发展,因此我制作滑板片,我的作品得到了大家良好的反馈,那种感觉很好,但只有时间充裕时才能那么干。我在影片制作上投入了巨量的时间和金钱,虽然是自愿的,但一直都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坚持了超过十年之后,我不免感觉到‘是时候得到回报了’,因此有了Polar的成立。”

 

Polar的态度

目前,滑板正朝着两种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Street League和其他大型比赛,变得越来越主流,还有人想把滑板带进奥运会。说起来搞笑,现在那些滑板公园就像一个小监狱,四周全是栅栏,到点关门,还有保安守着。更夸张的是,板场不属于任何滑手而属于老板。但同时,很多小品牌也在萌芽,主流的发展反而会刺激那些小品牌更加努力坚持自己的想法。

大多滑手应该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们是否需要滑板文化?我们是否想看pro、滑板片、漂亮的板面、疯狂的想法和计划?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必须让你知道一点,产出是需要投入的。如果品牌不能通过销售产品赚到钱,他们就只能做些logo板面或者光板,甚至通过超市渠道发售,这样品牌就会变得难以维持了。如果滑手作为消费者不通过购买产品支持喜欢的品牌,那品牌最终会破产消失。现在的潮流很傻逼,为了生存,一些大公司开始做logo板或者光板,旗下没有team甚至都没有赞助滑手的品牌也敢开公司。这样发展下去,滑板最后会变成流水线产品,变成潮流的玩物,然后转瞬即逝。

Alv谈到Polar的态度时说“Street League里的pro们,他们做哪些大招次杆或下阶,比如switch大乱轻松下15层,或者kickflip bs noseblunt 20层扶手,这些不管什么年代,放在那里都是大招,谁都不会拒绝这种视频,但作为一个普通滑手,你绝对不会有共鸣,你也不会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做到那些招。但我拍的片,多数滑手都能做到,他们可以轻易把自己带入场景中,享受那种感觉,对于Street League,我理解也尊敬他们,但看完以后,并不会让我有滑板的冲动,反而可能让我失去激情。”

Polar的哲学非常朴实“我看过一些不错的片段,滑手笑着在街头柔顺地关照一路的地形,他们也做些大招,但是绝不是特技演员那种级别的招。滑手们看了这种片,会告诉自己‘我也能做到’。就是这种既有狠招也在街头畅滑,带些趣味性或者意想不到的spot,有了这些元素,才是我享受的滑板。和你每次出门滑板一样,有些时候你只是想过过瘾,有些时候能收些狠招,有些时候却一无所获,有高低起伏,这才是生活。”

滑板风格的更替,就像一个循环。90年代初Powell和H-Street、World Industries、Plan B的片,每部都是技术的盛宴,他们不断推动滑板技巧的升级;而后来Stereo、Girl他们的片则更偏重流畅的风格。而校园地形透红之后,《Eastern Exposure》这样冷酷粗暴的片又带着他们的wallie、pole jam在街头大行其道,如此循环。这些都是滑板发展的方向,只不过大众的重心不断在偏移而已,谁最后都免不了会被淘汰。

Alv谦虚的说,“Polar只是出现在了一个合适的时候。”普通滑手并不想为了滑板搭上小命,只有在加州,人们才会疯子一样尽全力去滑,但其他地方,不管是东岸、欧洲、日本还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大多数滑手都还是为了享受滑板,或者说是推动滑板往其他方向发展,比如风格、创造性等。从无到有创造一些东西去滑总是值得一看的,比如日本的趋势就很特别,他们很少杀大扶手大台阶,但他们总能玩出自己的独特韵味。

“现在滑手虽多,但彼此间的感情却非常浅薄。我不想这样,我觉得这种滑手间的兄弟情谊应该传递下去。我想把这种感觉重新带回来。”Alv承认自己怀念90年代初期,刚成为职业滑手时的感觉,“现在的tour大多是围绕一个巨星打造的,大家并不平等,出发那天你就知道你是绿叶了。”

鱼粉只想用一个字形容Polar的滑板哲学,那就是“水”,水一样滑过一切地形,同时又超越滑板本身,在平静的水面下,包容着一个滑手、一个普通人高低起伏的全部生活,丰富且有灵魂。

 

作品

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不会否认,Pontus Alv 毫无疑问是这个奇怪网络世界里最多彩的个体之一,他的艺术性通过“滑板”这一载体实现。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一部片记录过滑手如此私人的瞬间,也没见过如此真实的灵魂。Polar的作品,严格意义上已经超越了滑板片,因为它涉及的广度深度都已经足以和电影媲美。在现在这个把滑板视为“体育项目”的年代,Polar推出的影片却坚定的走在自己的路上,展示的已经不是街头滑板单一的内容,而是记录了完全的滑板人生活,滑板内外的生活。

Polar目前共有三部整片分别是05年的《Strongest of the Strange》、10年的《In Search of the Miraculous》、16年的《I like it here inside my mind. Don’t wake me this time.》;

“我每周工作六天,试图做出些质量出众,又够好看的产品。比如一块板面我想让你看了就有买来踩得冲动,或者你愿意把他挂在墙上;制作滑板片,那我就想做让你看上二十分钟就忍不住要出门滑的那种,如果一部片能让你产生感觉,那它一定是部好片。”

与目前很多滑板片背道而驰的是,其作品常采用了大量的快进、抽帧处理,且内容不限于滑板,配合粗糙的画质、黑白色调,再消除滑板声,很大程度上营造出一股早年默片的风味,十分过瘾。

Alv承认自己的审美基本都来自90年代的大片,很多时候让人有闪回Alien Workshop的《Memory Screen》,H-Street的《Hokus Pokus》,Blind的《Video Days》的感觉,也有一些Stacey Peralta拍的《Ban This》在里面。“没错,这些片是我成长的背景板,他们成为了我的一部分。看了那些片我就会立刻想滑板,他们传达的那种躁动延续至今。”

 

“如果你能从中看出90年代的感觉,那绝对是件好事。我想要滑手们看完就能量满满,拿着滑板出门肆虐,建造自己的滑板世界。”

Alv多次提到他的通灵体验,“剪片时,我有时候能感觉到神的指引。当你为了一个项目不停做了6、7个月,每天10小时,你一帧一帧的看着你的作品,就像一个冥想的过程。突然在某个瞬间我感觉到和神的接触,当我完全投入在见片中,我感觉到自己体内出现了一些新的能量,我无法解释,而且我并不害怕,反而是我分外期待的体验,我会全身心的去感受那种神性。我对这些力量来之不拒,并且愿意相信他们的指引。”

 

还记得上期Alv怒怼Josh Stewart的作品是垃圾的故事么?后来Josh听闻Alv制作的第一部片已经开始售卖,几经周折买到一部,看完后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如此评价“实在是另人惊奇的质量,滑板、拍摄水准都是顶级,就像一件艺术品”,这部片就是大家熟知的2005年的《Strongest of the Strange》,片中不拘一格的拍摄手法和近乎残废胶片的质感,完全吊起了滑手的胃口,让早已忘记或从未体验过90年代滑板文化的滑手们大开眼界。

Alv穿着一条永远提不上的秋裤开场,戴着防毒面具,屡次裸体出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镜头中同样出现的还有他父亲的骨灰盒,以此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片中也多次闪现其父亲的墓碑和自己幼年的家庭录像。他对滑板场景的处理非常90年代,动作、地形、配乐都有着近乎外溢的充沛活力,让你即刻有肆虐街头的冲动。

Alv特别提到对片中滑手Scott Bourne的尊敬,“我在蒙古遇见的他,他在那边旅行,在那之前他刚横跨美国准备搬去巴黎,我为他拍了很多素材,他表示不着急,会在家等我制作完成。他把素材全部交给了我,要知道那时候我还没做过任何视频,他的信任很令我感动。”

看完该片的Josh通过好朋友Vivien Feil联系到了Alv的邮箱, 并发去消息说自己的TOA(theories of atlantis)愿意做Polar的美国分销总代理,帮助他销售自己的作品,出乎意料的是Alv拒绝了,他说道“我不需要你帮我宣传,我就想要我的片有一种有点难搞到的感觉,不能让人都轻易买得到。”Josh这才真正感受到了Alv的疯狂的魅力。

而后来的2010年《in Search of the Miraculous》则更为大胆,相比其他滑手,Alv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血肉有感情。“我十岁时,我父亲就因病过世,我一直守在他床边照顾他,看着他一天天离我越来越远,直到离去,这让我确信生命的短暂,我们都知道自己会死,只不过不愿去想罢了。《ISOTM》片头,Alv就拍下了自己和祖父尸体坐在一起的场景,这可是滑板史上毫无争议的NBD (never been done) ,在滑板片中表现对死亡的思考,绝无仅有。

 

你可以杀掉任何大地形,但你绝对没法阻止死神来杀你。“我就坐在那里,看着他,他的尸体,和他道别,看他和死亡拥抱,死亡不是危险的东西,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形态,我们终会走到那一步,我想提前去感受一下,这样我的恐惧会少一些。”

“我就坐在那里,看着他,他的尸体,和他道别,看他和死亡拥抱。”

面对死亡让Alv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更深的了解。“努力工作,努力梦想就会向你靠近,你可能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方向,这样你才算正正活过。”,“再过几年我就40岁了,会变变老变胖,所以如果我现在不做事情,以后就没机会了,我可不想躺在病床上后悔一切都没完成,我想在临死前告诉自己,我有很多好朋友,也创作了很多好作品,一生没有遗憾,也见识了这个世界,死亡的必然性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激情。”umbrellascreen

《ISOTM》截图

另外片中的Johan Lino-Waad的part也颇有故事。他是压轴出场的,但是绝对配得上的。“他是我的好朋友,他在90年代就摔坏了膝盖,也颓废过很长一段时间。医生曾经给他下过诊断,把他的滑板生涯判了死刑。我现在看到他重新站了起来非常开心,而且他十分努力的为我拍出了片中的素材,我敬佩他的勇气。”

 

“片中热气球来自我的儿时记忆,我们常把热气球写上或者画上自己的信息,然后放往天空。我喜欢这种感觉,它们带着一个人脑子里的东西飞入不可知,不知道谁会收到,或者永远没人收到,这种未知有着梦境般的浪漫。”,“我的作品是如此个人化,对我来说制作它们就像是治疗自己的过程,我为自己创造这个情境,我可能会一瞬间回到童年,也可能把童年的感觉忽然带入眼前的世界。”不出所料,在LA举办的国际滑板电影节上(The International Skateboard Film Festival),Alv凭借《ISOTM》一口气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纪录片三项大奖。

“在《ISOTM》中,我想传达的是,你需要找到困难生活中的光明面。就像有些象征过去的雕塑被摧毁一样,你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选择继续前进。美丽的事物都是转瞬即逝的,这让它们更具魅力。

“我在建造新地形的时候,已经确信会在未来某天失去它,但一群滑手共同建造和使用它的过程让我体会到自己生存的意义,过去十年我们的地形多次被强拆,但其反而给了我和兄弟们多了更多美妙的共同记忆。”

pontus2

The Holma ramp消失瞬间  摄影:Pontus Alv

相比前两部粗糙的画质,第三部《I like it here inside my mind. Don’t wake me this time.》采用了部分高清镜头,制作也更为精良,但不变的是同样精妙绝伦的剪辑和流畅凶猛的滑板,该片彩色镜头与黑白镜头转换非常完美,让滑手随着他的思维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高速穿梭。也正是在这部,滑板圈最著名的皮鞋出现并迅速席卷全球。

alv

Torsten 和Märta Alv

拨开梦境般的迷雾,Alv的作品就像是滑板片中最靠近艺术的一部分,而且他的叙事手法平实却充满导向性–他将概念和操作完美平衡,既不自我欣赏也不过于浮夸,恰到好处。这个梦境缥缈不定,在这里不同的滑板风格、各种站姿自得其所,所有想法都可能化作现实。一个成功的滑板片就应该有这种让你重新思考身边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力量,他应该能在你观看过后仍然在你脑海中挥之不去。

 

最好的滑板片并不是可以将产品大卖的,而是能将你引入一个亦真亦幻的新世界。对那些普通滑手来说,能勾起他们对滑板的最原始热情的梦,所以请不要将我叫醒。

pontus-alv-absolute-event-horizon-exhibition-6

happy and sad faces 在 TBS(train bank side)

而Polar的几部宣传片也同样精彩《Wallride, Oh Yeah, Oh Yeah, Oh Yeah》、《No Complies & Wallrides+shuvits》、《The Polar Skate Co. Promo》还有最近和cons合作的《LA Days》、《Manhattan Days》、《Trocadéro Days》系列,均能让你感受到最最纯粹的滑板。

关于几部宣传片也是有故事的。 《Wallride, Oh Yeah, Oh Yeah, Oh Yeah》里面所有的在TBS拍的素材,其实都是为Emerica欧洲队伍拍的,Alv拍完后给Emerica的人看,并未得到积极回应。“那一瞬间我就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完全认可我对滑板的理解。从那之后我就告诉自己‘去TMD,我不干了。’然后我退出了Emerica,把那些素材做成了这部宣传片。 ”而《No Complies & Wallrides+shuvits》拍摄时,Polar甚至还只有Alv和另一个滑手两人支撑。

PontusAlv_TronceroDays_Artwork_jenkeminterview

Alv形象的画出了“Days”系列宣传片的本质,看过的都懂

Pontus Alv作为摄影师也有自己的态度,“我喜欢HD的清晰度和取景范围,但是HD对拍滑板来说有点多余,太过清晰反而让滑板的激烈性有所丧失,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老器材拍出来的素材随便放在一起都不会违和,HD则不同,两个不同牌子甚至不同款式的机器的素材放在一起都会显得很不协调,反而标清是能完美拼接多种器材拍摄的素材,比如16mm录像带、super8、vhs录像带等。

“我很喜欢用super8拍的那种感觉,因为胶卷有限,你可以义正辞严的跟滑手说‘你最好给我5次内就成。’(filmer救星,哈哈哈哈)这就是90年代的感觉,要么就成,要么就走人。”这会改变一些滑手的方式,逼迫他们认真对待,那感觉就像“这是来真的了!”

Polar的作品不可阻挡的席卷全球,Alv却并没有改变他对滑板最本真的看法,“我的片能够影响到滑手我感到很开心,当滑手给我邮件,发来他们自己DIY spot的图片,我感到自己终于对滑板世界有所回馈。DIY不仅能创造更多spot,无形中也强化了本地滑手群体间的联系,既能塑造地形也能塑造社会关系。”滑手共同创造的spot在Alv眼中,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地形,他采用了社会性雕塑(social statue一词来描述,这也足以看出他对滑板文化更为深层次的理解 。

_20170919204815

_20170919204935

那到底谁是神秘的Mr. Klez?Alv解释道,“Klez是另一个寄居在我肉身的灵魂,他通过我传递信息,表达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社会、生命的思考。”Mr. Klez行为常不遵循常理,无法分辨其究竟是天才还是癫狂,但可以确定的是Klez总能带来滑手想看的内容。(鱼粉注:留意一下,每当Alv戴上面罩,通常伴随着Mr. Klez的出现)

————————————

————————————

klez

Mr. Klez

QQ20170819083027

轮椅上的Klez

我承认我的作品是高度个人化的,我喜欢把我的生活片段放进去。对我来说滑板绝不只是做招,我试图从更高的高度来看我的生活和滑板的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内容,过去和现在、梦想和期盼、爱情和友情、工作和休息,我都试图展现。我今天感觉如何?只有踩上板的那一瞬间我才能感受到。我心碎了?思绪烦乱?还是灵魂透支?这些都是有我的板能回答我,然后通过滑板我也能将这些问题一一回答。滑板不会撒谎,就像你的爱犬一样忠诚而坦白。和朋友聊聊天往往能让你心情放松,我的板就是这样一个朋友,所以我会想和我的老友一起成长成熟。

关于Polar的未来

“滑板本身就是一个青年人反叛即成事物的的文化,后来者想要把我们建立的一切摧毁重建也很正常,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Polar出现了好几年了,大家仍然喜欢它,这太棒了,但保持品牌生命力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我们的策略是,如果人们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或者即将推出什么,那你就输了。不可预测性才令人激动,就像一个国际象棋手一样,意想不到的移动才会令人击节赞叹。”

“滑板本身就是一个青年人反叛即成事物的的东西,后来者想要把我们建立的一切摧毁重建也很正常,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LA就像一个巨大的滑板世界,充满了危险的泡沫,大多数滑手和公司都在那里,每天他们都会看到彼此,谁在拍什么,怎么拍的,甚至用了什么设备,互相都了如指掌,‘他们那样做了,我也要做’这种互相之间的攀比竞争一直存在,正是这种竞争关系让他们一直勇于推动滑板的发展,但这种互相模仿也很大程度导致他们作品的同质性。的确,当所有苹果都产自一棵树的时候,你很难说出他们味道的差别。

 

爆红对Polar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这证明了滑手对Polar哲学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供不应求必然带来生产压力陡增,Alv说道“最近两年Polar规模保守说扩大了3倍,我们不得不加倍努力推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

很多小公司声名鹊起后会被被资本收购,比如Billabong、Quiksilver,但一旦业绩下降,母公司Burton会怎么做呢?他们会把这些品牌放到市场上出售。一旦踏进资本市场,就没有回头路。另外,很多品牌的持有者在年龄增长之后想法和风格都消耗殆尽,没法继续做出有意思新的产品,市场上新鲜血液各种小品牌就会出来挑战它们的地位,甚至取而代之,滑板行业需要这种时不时地挑战。

Alv坦诚自己想保持地下,不想把品牌搞得太大。“我有自己的网站,我想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产生联结,我会认真查阅回复每一份邮件,这种小而个人化的工作方式正合我胃口。Polar旗下滑手也都是脚踏实地的家伙。当然如果谁想干票大的,直接去美国,找到大公司拍所谓的大片、赚大钱,我不反对,道不同不相为谋。但Polar不会盲目扩张,大制作要大投入,为了保持高投入又会落入做logo板、低价板面、扩大了销售渠道的循环,沦为商业玩物,就好像Alien Workshop去做长板和刷街整板,这种缺事儿我可不干。”

Alien Workshop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5年前如果有谁想退出Alien Workshop那肯定是疯了,它曾经拥有最好的创意、插画师、滑手、制作人,一切都堪称完美。但后来他们的东西变得有点模式化,出的新片再也没有我们当时看 《Memory Screen》那种新鲜感了。

————-——————————

——————————————

他们被困在“我创作出这个作品,滑手们都喜欢,我就一直做这种。”的想法里,成了自己作品的奴隶。我想Girl的人肯定也会想拿台VX1000去LA街上拍点东西吧。但如果Mike Carroll 和Koston放出了一个VX片段,大家肯定会觉得很奇怪,因为这和他们在《Pretty Sweet》HD展现出来的滑板完全不同,就在这一瞬间他们成为了自己过往的奴隶。这就是不要把自己形象固化的重要原因,你需要不断变化,尝试新东西。当人们没法对你做出简单归纳,这就会让你的作品一直保持新鲜。虽然新作品可能不如前作受欢迎,但这绝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

World Industries是另一个典型案例,由大牌滑手创立,曾经历爆发式规模扩大,但推出的产品质量却一直没法跟上,慢慢品牌就开始走下坡路。剧情大概就是“我们火了,必须扩大销售渠道,多赚钱才能继续支撑品牌发展,还要给滑手、纸片、广告、分销商、零售商等等费用。”然后滑手会看到你规模扩大,觉得你不再酷了,转而支持他人。但是公司不在乎,核心滑手不再喜欢没问题,仍然有主流市场支持,公司还能继续发展,但是到了最后,开始推出各种敷衍了事的flame boy系列,品牌才真的算走向末路。

“Polar只想给其他滑手分享我们对滑板的理解,他们认可我们,我们才有继续做下去的意义。Polar能做的有限,插画师能推出的作品有限,滑手的影响力也有限,但我们都会尽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变得不酷,这是自然规律。我从小在滑板行业里长大,比谁都清楚这个规律,我认为一个公司的自然寿命是10年左右,Polar会渐渐被后来者超越甚至摧毁,与其被慢慢杀死,我宁愿自己主动关闭它。”

“我认为一个公司的自然寿命是10年左右,Polar会渐渐被后来者超越甚至摧毁,与其被慢慢杀死,我宁愿自己主动关闭它。”

虽然号称保持地下,但仍有人指出到Polar价格并不低,对此Alv回应道“Polar产品自创立起一直都保持高水准的审美标准和质量,现在规模扩大不得不拓展分销范围,我需要找到合适的价格以保证旗下滑手、插画师、分销商、零售商都有所收获,这样品牌才能继续下去。”

所以对公司来说其实需要权衡,要么就保持小规模高质量,但规模不能小到都没法支持自身发展;Alv对品牌规模颇有见地“说实话小公司的确很难长期发展,刚开始大家都是朋友间互相帮忙,最终你还是需要给滑手、艺术家付工资,品牌走起来了,他们的待遇必然要提高。更别说你还要为片中的音乐、摄影师付钱了,这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产品

HRabrdsxTKOxTgOchcQd_Torsten-Alv-1950-8.35_grande

Pontus Alv纪念过世父亲的签名款

QQ20170819083118

AARON HERRINGTON签名系列

fRw64wESfOg8uYAw7qWE_7Yu96xUQRh2HvZnVknrT_polar-lola-team-85-FINAL_grande

Team 款 “LOLA”

bWGhNjRPGqTlkp6ehaAw_Dane-Brady-TV-Kid-DANE1_grande

DANE BRADY 签名款“TV KID”异形板

如果不加介绍而悄悄把Polar的产品放进各种展览,可能连挑剔的艺术评论家可能无法找到破绽。无法否认,Polar可能是滑板圈里最接近艺术品的品牌之一,从中你既能找到很多艺术家的影子,又能发现它的独特之处。

QQ20170819082622

宣传照帅到站不稳

既有几分Pablo Picasso的抽象而丰腴的神韵;又有Henri Matisse笔下那种不可名状的动感,不同的是Alv笔下更多出一块滑板,标明了自己的身份。作为Polar艺术指导的Pontus Alv,十几年的插画水平自不必说,在品牌规模扩大后,Alv也坚持只吸收与自己审美情趣相似的插画师,得益于此,Polar才总能保持旗下产品极高的美学水准。

Alv说“其实很多滑手已经开始发现自己受够了那几个pro。板面图案也有同样的问题,原来那些天马行空、多如牛毛的插画、配色令人大开眼界,那个年代定义了我们一代人心中的滑板文化。职业滑手的签名款都由自己设计或者参与设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现在很多pro都只管滑板,品牌也不走心,签名板就是换个名字换个颜色,全队一个设计,实在太缺了。现在很多孩子从开始滑板接触的就是只有品牌logo的板面,实在是太可悲了。”不过还好,通过Polar和其他一系列独立公司的努力下,这一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谈及自己的艺术启蒙,Pontus Alv激动地提到Marc McKee的名字,大名鼎鼎的McKee曾是早期的 Blind、World Industries、101甚至Liberty的插画师,画风极度大胆直接,常涉及性、暴力、歧视、毒品、宗教、阴谋论等敏感话题,几乎90年代所有卖得好的板面都是他画的。Alv说“我爱他画的一切,给了当时还是孩子的我很大的震撼,也教会了我滑板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MarcMckee_FuckedupBlindKids_Art_Jenkem

92年mckee为blind设计的签名系列

整理及翻译:鱼粉  @ 看我做的大乱_primo

只发自己喜欢的,diggin多一点、深一点的,随着浮躁的时代走了太久太累,还是走自己的步子比较好

 

Post By: Andy @ 十 22, 2017
Share to:

COMMENTS